【 信息发布时间:2008-11-2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近年来,南通市按照“以水凸显城市的灵性,以山展示城市的秀美,以绿提升城市的品位,以‘人’挖掘城市的底蕴”的总体思路,加大城市基础建设设施力度,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提升城市设施基础水平。在此过程中,崇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居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和谐工程来抓,取得了较大的工作成效。
饱含热情为民谋利
崇川区委、区政府对安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本着“让利于民,心系民生,全力维护群众利益”的宗旨,设身处地为安置户着想,满腔热情为他们排扰解难,对遇到的问题不推不避,千方百计及时予以解决,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市建设。
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为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崇川区范围内的低价位商品房以小高层为主。为了切实保障拆迁户的权益,不让拆迁户因住小高层而增加经济负担,崇川区严格执行市低价位商品房办公室《关于鼓励市区拆迁户购买小高层、高层低价位普通住宅商品房的意见》,拆迁户选择小高层、高层进行安置的,比多层安置分别多享受10平方米或15平方米的限价指标;小高层的价格与多层相同;小高层和高层电梯的使用、维修、养护费用由区政府负担,不需拆迁户承担。每台电梯配套建设70平方米店面房,由区政府成本回购,以配套店面房租金承担电梯运行费用。此举受到了安置群众的一致欢迎。
提前启动超前规划
为了能让拆迁户早住新房,崇川区在拆迁项目立项之前,就考虑相应的安置房建设用地,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与小区相配套的市政道路、水、电、气也同步启动实施,确保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为避免安置群众在外过渡的时间较长,从今年开始,崇川区在规划安置点时,提前做好安置点的环评等配套论证工作,提前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专门制定出台《低价位商品房供应办法》,规定凡安置点未开工的,不得启动项目拆迁,不得发放低价位商品房供应意见书。低价位商品房地块拆迁前,也必须作好规划、环评等土地挂牌前的准备工作,拆迁一完成就挂牌上市,尽量减少过渡时间。同时,不断总结安置房建设经验,将安置房套型方案进行公示比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把受群众欢迎的套型融入到安置房设计过程中去。一般采用带总评规划方案土地出让的方式,并在与开发商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规定安置房套数、空间布局、套型结构等意见。为确保安置房建设,还专门成立了具有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南通天一置业公司,参与安置房的建设工作。特别参与一些情况复杂、需搬迁企业多、占地规模大的地块开发,这样能有效防止哄抬地价和无人响应土地流拍现象的发生,强有力地促进安置房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狠抓监管确保宜居
安置房建设质量是百年大计,崇川区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把抓好安置房的建设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招标引进一些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特级资质施工企业从事安置房的建设。安排专人跟踪安置房建设,不定期邀请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开展建设工地大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建设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保型安置房住宅小区,坚决杜绝安置房低品质现象的发生。
在安置房销售过程中,崇川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阳光安置。严格按照拆迁的先后顺序排号选房,选房销控公开,与安置户姓名挂钩,实时公布剩余房源,对拆迁户安置面积的审核严格把关,按照法规政策办事,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接访解释工作。拆迁户对安置房销售工作较为满意。
同时,为帮助拆迁群众顺利向城市居民转变,确保小区环境和居民居住舒适安全,崇川区有关部门专门严格选取一批信誉好、实力强、服务好的物业公司参与管理,并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的监管,维护小区居民的正当权益,大力创建和谐社区。
狼山风景区是南通市的一张生动的“名片”,它景美境幽,独具风采,集自然与人文之美于一体。为进一步把这朵奇葩守护好、建设好,近年来,南通市崇山区下大力气进行规划整治,使其更加光彩夺目,造福群众,惠及后人。
高水平规划明确景区定位
为充分利用景区“山、水、园”的自然形态,进一步优化空间和功能结构,突出景观特色,发挥景区优势,风景区管委会与规划部门经过大量的认真细致的考察、研究、论证工作,提出了狼山风景名胜区空间布局规划。该规划概括为“两轴、两带、两线、八区、一纽带”。两轴,即与新区核心区之间的两条空间联系轴线,分别为市政府大楼—狼山轴线、市政府大楼—紫琅湖线,将风景区生态景观引入新区核心区,促进和城市的有机融合。两带,就是沿江风光带和裤子港河风光带。两线,即两条山水人文景观连线,分别为五山人文连线和五山—紫琅湖—啬园景观连线。八区是指8个主要旅游景区,分别为黄马景区、狼山景区、剑山景区、军山景区、体育休闲景区、滨江生态景区、紫琅湖景区、啬园景区。一纽带则是有机联系各景区的生态开敞的空间联系纽带。
在上述空间布局前提下,风景区管委会进一步明确和提升了狼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定位,即通过挖掘狼山地区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充分利用狼山独特的自然资源营造生态环境,加强产业规划研究,重视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整合项目资源,扩充核心景点的规模和档次,开发特色化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以旅游服务业为核心,涵盖生态、文化、休闲的城市综合型旅游区。具体包括:在狼山的周边,以广教寺为核心,拓展佛教文化的空间,构建“佛教文化园区”,以“大势至、大圣”为核心,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结合城山路的改造,建设民间艺术广场、民间艺术演艺中心等,展示多姿多彩的江海民俗风情和艺术文化;结合新港镇的改造,恢复南通民居风貌,重现市井风情,展示民间工艺、民俗文化,创建历史文化旅游;在滨江公园向南构建“滨江生态休闲区”。通过滨江公园配套服务区的招商,东侧地块高星级酒店、国际社区等项目的引进,结合鹏欣国宾酒店的功能完善,配置涵盖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的设施,策划组织休闲、健康、娱乐等主题活动;利用疏港路两侧和军山南侧的发展预留地,开辟“生态田园旅游区”,以农耕农庄为载体,发展田园观光旅游。
保护生态整合生态资源
狼山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景区森林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现有森林面积118公顷,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6%%,区内有植物111科、437种,各类树木近50万株,其中古树名木110株,其中最古老的圆柏已有510年树龄。
风景区管委会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生态旅游的要求,积极保护、开发、利用好景区的森林资源、生态景观资源、森林人文资源,积极构建生态森林公园,提高景区生态水平。7月份,举办了首届江苏森林生态旅游节南通分会场活动。通过举办活动,充分展示了风景区优越的生态资源环境,推广了景区在保护生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做法,得到了国家、省、市林业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
下一步,景区将继续以创“国家森林公园”为目标,整合狼山、剑山和军山森林生态资源,实行封闭保护管理,积极引进生态性项目,严格控制周边地块开发,扩大生态保护范围,搭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平台,举办森林生态旅游节等各类主题活动,全力以赴,全面推进狼山风景区森林生态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依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文化已成为狼山景区旅游事业发展之魂,风景区管委会充分挖掘狼山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逐步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
佛教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开发佛教文化旅游是做强做大狼山景区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柱。初步规划在狼山的周边,以广教寺为核心,拓展佛教文化的空间,构建“佛教文化园区”。具体包括:在狼山的南侧地块,规划“大势至文化广场”,通过喷泉、佛雕、梵乐,利用声、光、电、雾和传统技艺手法,营造“大势至菩萨显圣”的景观;在狼山的北侧和东侧,创办亚洲禅宗研修院,交流各国禅宗和参禅知道,展示佛学及禅心世界;“佛教文化园”还包括佛教文化展览馆、放生池、佛教素食主题餐厅等,让游客在钟声、塔影、古刹之中,享素食、品禅茶、听钟声、调素琴、赏书画、览佛经、思人生,充分体验崇尚慈悲、清心、健康、天然的汉传佛教的人文精神。
地域文化也是狼山景区的一大优势。管委会注重狼山地区历史文化的延续,保留重要的文化元素,挖掘潜在的文化价值,展现原汁原味的本土历史文化。景区着重挖掘保护与张謇有关的历史文化,让游客在瞻仰张謇的同时,了解南通乃至中国近代发展史,体验南通的人文精神。景区结合城山路的改造,在对沿街建筑进行统一包装整治的同时,建设民间艺术广场、民间艺术演艺中心、个性化小型剧院等,演绎南通僮子戏、海安花鼓、海门山歌、如东马夫等南通民间歌舞音乐表演,展示多姿多彩的江海民俗风情和艺术文化,形成品牌演艺节目。结合新港镇的改造,恢复南通民居风貌,重现市井风情,以南通民间艺术工坊(庙会)为载体,常年展示南通板鹞风筝、南通蓝印花布印染、南通仿真绣、南通民间土布染织。此外,开展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红木雕刻、剪纸、木版年画、丝绸剪贴、葫芦雕刻、插花盆景等民间手工艺展示,把新港镇打造成展示南通民间技艺的集中平台。
创新机制促进景区科学发展
为加大狼山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崇山区委、区政府对狼山风景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整合,成立了新的管委会领导班子。风景区管委会机关设置3个部:综合部、管理部和建设部,下设狼山管理处、园博园管理处、啬园管理处3个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由原来的19个减少到14个,管理人员由原来的72人减少到55人。同时为充分发挥风景区人才优势,风景区管委会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了24名年轻有为的中层干部。目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管委会和各管理处人员初步到位,实现平稳衔接。通过这次用人制度的改革,优化了风景区管理人员的队伍结构,明显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下一步,崇山区将按照政、事、企分开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国有资产,优化资本结构,建立以旅游风景资源为依托的国有旅游开发企业,并按照现代营销理念运行操作;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制度,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完善风景区旅游接待及配套业务,对风景区范围内的经营、绿化、维修、保安、保洁等逐步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成立风景区经营公司、保安公司、环保公司、娱乐演出公司等,逐步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运作模式,使风景区管理秩序更加规范,风景区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整合,促进风景区旅游服务产业升级,加快提升风景区对外旅游形象。
崇川区委书记吴旭(左三)陪同丁大卫市长(左四)视察崇川区城建项目
吴旭书记(左三)、葛玉琴区长(左四)视察拆迁安置工作
崇川区拆迁安置交房仪式
疏影清流
五山全景
二分明月
爱屿情波
佛学院一角
园林绿地
紫琅水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