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9-08-2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以来,市建设局在市第四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四个明确”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体制机制的完善上下功夫,深入谋划长远发展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推进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强化责任分解,精心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根据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市建设局充分运用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的成果,在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排查出的“城建工程建设管理仍存在着粗放式问题,事关民生的突出矛盾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各相关处室、单位提出初步整改意见,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征求意见后,报党委集体研究,完成了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工作。整改落实方案主要包括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在整改落实措施中细化存在问题,逐项提出解决措施,明确整改牵头领导、责任处室、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在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的同时,制定了整改落实事项责任分解表,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再细化,分别按近期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中长期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具体明确了对每一个问题的整改目标、整改责任领导、承办部门和整改落实时限。为了使整改事项得到有效落实,在整改方案中提出了四条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明确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各相关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指导检查组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及时掌握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扎实推进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三是落实整改销号制度。把整改方案进一步细化并编号,注意跟踪整改落实情况,整改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四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推广整改落实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整改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学习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充分展示局系统良好的行业形象。
二、坚持民生特色,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在整改落实过程中,坚持从建设局的工作实际出发,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建工程建设管理。在资金十分紧张、拆迁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较好地完成了一批民生工程。完成了东进路美食街地下人行通道、后街巷道改造、市区易淹片区市政排水管网建设、创世纪广场、育才路绿地改造、小洋河支流防护绿带、水街停车场等工程,协助完成了海盐风貌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相关工作。目前,青年路西延、腾飞路建设、北环路续建、道路大修等正在加快实施,迎宾路拓宽、世纪大道通榆河大桥等工程正抓紧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城市公共设施工程建设与管理得到强化。市区出租车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较好效果。市区新增公交车30辆、线路3条。为了逐步解决市区交通拥堵的问题,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市区通行能力,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优化设计方案,解放路BRT已正式开工建设,在方案中,充分考虑到安全、快捷、方便,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大大提升城市形象。污水处理工程完成7.8公里城南污水厂尾水二期工程。加大污水处理运行和水质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建成城东水厂和城西水厂源水互通工程。加强水质监控,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定时对水源水、供水企业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主动监测,主动加强与环保、卫生、水利等部门联系,完善水质监测联网、预警、联动机制,督促供水企业强化水质自检,确保不达标水不进供水管网。强势推进区域供水一期工程,抓紧实施取水口西移工程建设,建立供水安全责任制,重抓供水安全监管,督促供水企业加强设备改造和更新,提高供水能力,进一步健全城市供水应急机制,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危害。
三、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整改落实工作是解决当前问题和推进长远发展的一项工作。市建设局始终坚持能够立即整改到位的迅速整改并体现实效,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着眼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全局,采取积极措施,力争尽快整改落实到位。强化对沿海开发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的研究。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策应沿海开发战略,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理清新思路,推进新发展。积极与省建设厅对接,争取省对盐城城市建设规模按照低于南通、高于连云港标准进行表述。争取在盐城中心城市建设方面明确加强港城互动发展,支持盐城大市区向东拓展,把盐城建设成为临港型现代化工商城市。围绕建设东部沿海特大城市这一课题,尽快组织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发挥积极的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制。针对市政工程建设和特许经营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力量不足,监管不到位的现状,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必要性和操作性的基础上,继续向政府争取尽快成立市政工程建设和特许经营管理机构。同时,着力推进园林局尽快组建到位,切实提高大市区园林绿化管护水平。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调整完善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深化落实属地负责、行政推动的工作机制,深度推进“阳光拆迁”模式,着力消除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难题。加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完善落实治理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制和建设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从源头治理着手,着力构筑完善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切实防止违反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文、投标弄虚作假、出卖资质、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等行为的发生和拖欠行为的蔓延。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加强跟踪研究,发挥房地产开发信息的监测分析机制作用,积极化解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中的矛盾。建立完善各级建管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责任网络,发挥各方优势,堵塞监管漏洞,推动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