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9-07-2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积极引导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作,以“百镇千村”活动引领该区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目前,该区已有多个省级中心镇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
该区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上,通过编制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村镇规划,构建统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指导新农村建设。通过远景规划统领发展,在河口区建设局参与的《河口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编制中,突显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和村庄整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推动了村庄整治工作的开展。通过专项规划优化布局,河口区政府专门组织对乡(镇)域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专题督办,一些村庄专门编制了“村庄合并”专项规划,优化了村庄布局。通过详细规划指导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了112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山东省“百镇千村”活动所确定的中心镇、东营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村庄规划使村庄整治的调控指导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以整合资源为支撑
资源散落各处,不通过整合无法实现最大作用。该区从人力、资金、项目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取得不错的效果。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人力是重要资源之一,该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领导,并建立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包点、区直部门帮扶示范村的联系制度。河口区建设局安排专职人员进驻试点示范村,现场指导村庄整治。
整合扶持资金,为确保山东省“百镇千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示范工程建设,他们建立了由镇村申报、市(区)建设部门审核、市(区)财政报账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为保障“百镇千村”的资金供给,市级小城镇建设资金向“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倾斜,同时,市(区)财政安排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也集中投向“百镇千村”中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整合惠农支农项目,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载体,协调各相关涉农部门,把各项惠农项目、惠民政策(如村村通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村级组织建设、沼气池建设、生态家园建设等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合力推进重点镇建设和示范村整治。目前,示范村基本完成了通村公路建设,示范村没有村级办公场所的全部纳入村级组织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合力。
以服务指导为保证
近年来,河口区建设局组织镇、村两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共600人次,参加了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了他们参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广泛开展村庄规划评审、规划咨询服务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该局向各乡镇及各示范村发放《山东省农村优秀住宅设计方案》,引导各地农民建造规模适度、功能齐全、造型美观大方的新型农居,并加强对农房建造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和跟踪服务与指导,提高房屋建造的水平。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
河口区建设局着力构建创新机制,确保“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长效性和安全性。他们建立农民自主管理的民主决策机制,调动村庄建设积极性,村庄建设整治项目的确定、项目建设时序、建设方式等都由农民民主决定,确立农民在村庄建设、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管理卫生保洁、公共设施,对供水设施、公共道路、垃圾处理设施等集体公益设施及村内卫生保洁等加强管理与维护,建立了村内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供水管理制度及村内道路分片包保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着力建立分段考评激励机制,区政府先后组织进行了示范村村庄整治工作的专项考核,对各地村庄规划编制、村庄整治进度、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着力建立公示与报账制度,管理资金和物资使用,各村对公建项目坚持做到向广大村民公示,对农民的补助,接受群众监督,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村庄整治上来,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