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8-11-2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11月18日下午,广东省建设厅在成都市主持召开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方案咨询评审会,四川省建设厅、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及我省援建汶川工作组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来自国内规划权威机构、部分知名高校的规划专家以及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有关方面的代表共13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等五家单位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科学论证、认真讨论和精心比选。最终,通过专家评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纪念广场”方案以其新颖的创意风格和强烈的空间意象脱颖而出,成为专家组评出的优胜方案。该方案选取了“中心”与“波形”两大图示符号,以中心意象表达映秀镇作为汶川地震震中以及中国抗震救灾现场指挥中心的特殊意义,以波形意象表达地震波的扩散,也寓意着全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力量的传递。方案依托映秀镇山形地貌,将渔子溪台地作为全镇纪念及旅游系统的中心,作为传承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纪念地,建设纪念广场和地震遗址博物馆,为公众提供纪念和缅怀逝者的场所,也为城镇居民生活营造公共的开敞空间。
省建设厅蔡瀛副厅长在会议小结时指出,“5?12”汶川大地震,令处于震中的映秀小镇几乎夷为平地。重建后的映秀镇将以何种面貌重新亮相,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为切实落实温家宝总理“把映秀镇建设成为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的重要指示和汪洋书记“把映秀镇建设成为广东援建典范”的工作部署,省建设厅联合东莞市城建规划局于10月23日举行了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从提交的方案看,五个方案各有千秋,难分优劣,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的方案侧重于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整体展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院的风格则趋向于朴实,强调节约的原则,清华大学规划院的思路是以人为本,打造精品小镇和羌族生态休闲村,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的方案注重环保理念,突出建筑风格。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更加突出了映秀镇传承抗震救灾精神和作为震中纪念中心地的设计理念。总之,各规划设计单位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拿出如此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其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规划设计水平令人叹服。
接下来,参与评审的五个方案成果将分别在广东省和四川省建设厅网站上进行公示,并在映秀镇进行展览,公开征求公众特别是映秀镇居民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