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国产钢9219万吨,累计同比增加17.6%;其中3月产量增 幅为20.1%。这说明我国今年钢铁生产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内粗钢资源8 942.2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16.5%,高于人们预期的14%增长幅 度。但10.2%的经济增幅,27.7%的投资增幅和扩大出口,拉动了钢材需求 增幅,1-4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供需关系基本上是平衡的。
关于我国钢材产能增长趋势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的马 忠普从钢坯、建材和板材三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
——钢坯
2003-2005年我国粗钢产能增量要高于钢材产能增量。这反映了钢铁生 产线建设整个过程的规律,也预示着轧机产能建设的后期压力。其中2005年粗钢 产能增量超过钢材产能增量2600万吨,去年国内钢坯产能过剩,不得不依赖出口。 今年钢坯出口下降,市场价格回升说明这种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好转。
2006年国内计划新增粗钢产能3700万吨,而新增一次热轧材产能则达到 5200万吨,这对抑制调坯轧材企业生产能力的释放和缓解建筑钢材、带钢的市场 资源增长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建筑钢材
2005年国内新建成各类轧机产能5000万吨。其中新增棒材产能640万 吨;新增线材产能560万吨;新增型材轧机产能300万吨。目前国内长型线材产 能自给率已达到100%,并形成供大于求的形势,所以国内除了少量民营小企业还 在建长型线材轧机外,其它企业很少上马此类项目。2006年计划投产的长型材产 能为1100万吨。2005年全年生产线材580万吨。同比增长20.6%,生 产螺纹钢筋639万吨,同比增长17.4%。很显然,无论2005年的新增产能, 还是2006年的预计新增产能,都低于实际产量的增幅。长材轧机的产能扩张速度 将明显下降。虽然我国长材生产并没有摆脱过剩的压力,但是实际产能过剩的压力已 经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今年钢材出口增加中,除了板材大幅增加外,长材出口也有很大增长,特别是线 材出口增加很快。使我国主要钢材市场,包括上海在内,各地线材库存都很低。这也 是目前北京、上海地区线材价格还出现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预示建筑钢材市场, 特别是线材市场5月走势中仍然面临上升的趋势。
——板材
我国板材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国产和进口的基础上。目前除了 电工钢、镀层板、涂层板和某些品种的冷轧薄板还需要部分进口外,国内其它品种钢 材自给率已经大于100%。
2005年我国板、带材项目投产力度开始加大。当年新建成的板带材产能近3 300万吨。2006年国内计划新增热轧材产能则达到5200万吨。其中新增板 带材产能3900万吨。同时,国内还将投产1000万吨的冷轧机组产能,200 万吨冷带轧机,330万吨镀层板和100万吨涂层板产能。
2006年仍然是我国板材产能建设和投产的高峰期。从一季度钢铁企业投资比 去年同期略有小幅增长看,今年的力度很可能保持去年的投资水平。很显然,在目前 国内板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在建的新增3900万吨板带材生产能力,依 靠以产顶进,依靠出口,依靠国内需求增长,也很难完全消化年度新产能投产高峰期 形成的市场资源压力。今年3月热轧板产量513.7万吨,同比增长25.5%。 而冷轧板产量195.86万吨,同比增长48%。冷轧板日均产量月环比增加9. 11%。这同4月以来,薄板市场,特别是冷轧薄板市场疲软,价格小幅震荡下跌有 着内在的联系。目前许多钢厂5月份的合同基本饱和。同时,热卷和冷板生产都加大 了向扩大出口和品种钢转移的力度,增加了钢厂的直供量,有的钢厂还削减了协议量, 尽量减少普碳板资源的市场压力。
尽管钢厂的努力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调控新产能投产和缓解新增资源的努力究竟 多大程度上能缓解板材市场阶段性的资源压力,现在还存在很大的变数。这将直接影 响以后板材市场的走势变化。这种压力至少在5月份还不会太显著,各地市场销售疲 软,库存也不多的状况还将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