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闸实施“城建兴区”战略一瞥
这几天,市区秦灶街道124个拆迁户正喜领民安花苑的新居钥匙,这个刚建好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一期工程,共有286套新房。天生港镇街道隆兴小区二期工程14幢楼房也快完工,一批拆迁户将拿到新房。在港闸,一批老百姓已经或将在城建中改善居住条件。
“城建兴区”,是港闸确立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之一。既关注眼前,更重视长久利益,让更多居民在城建中获益,是区里的理念。按照南通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发展定位,建设以工业为主体、服务业相配套、人居环境优越新城区的要求,港闸在近年来投入20亿元进行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7.03亿元,用于城建。
上城建项目,港闸区把安顿好相关居民放在重要位置。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一体的规划理念,区里确定了农民集居区、低价位商品房和其它商品房的布局。规划建设13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用地516.45公顷,建筑面积560万平方米,计划入住34500户11万人。从前年开始,港闸区实施天生港镇街道隆兴小区一期试点,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3670平方米,建成13幢多层公寓式住宅楼,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较低的价格,吸引了72户村民首批入住。这一年,天生港镇街道有200多户农民主动要求放弃原有宅基地而入住小区,被征地拆迁的272户农民也主动要求到二期工程居住。陈桥乡天玺花园一期、幸福家苑一期等4处农民集中居住区正在建设中,今年6月底前后可交房安置。目前,永兴佳园、怡园北村低价位商品房建设进展顺利,永兴花苑、怡园新村、越江新村建设初具规模。
为减少老百姓生活之忧,港闸区投资1500万元建成唐闸排污干管,投资150万元建设区政府排污管线,同时外环北路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扩容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完工,困扰区里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排污问题得到解决。
群众利益在先,港闸区城市建设推进更顺畅。
交通框架形成。出入城区北大门的主干道通宁大道,总投资1.57亿元,南起高店路口,北接宁启高速公路陈桥互通收费站,全长6.8公里,路宽70米,它的建设拉近了港闸与市中心的距离,拓展了港闸发展腹地。投资3000万元,将工农北路从秦灶路口往北延伸到火车站的站前横路,全长7480米,宽70米,正在继续延伸到火车站货场区,成为港闸区的主干道。
贯通港闸东西主动脉的长岸路,总投资1.73亿元,今年正在实施东延和西延工程。飞架在通扬运河上的十里坊大桥,由区政府投资3500万元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这里的基础设施条件。
现代服务业配套。围绕“打造人气聚集、市场集中、物流集汇、商贸繁荣的现代化都市”目标,港闸建设以纺织、建材、汽贸汽配、家居装饰等门类为重点的专业市场带和特色市场群,以火车站站前商贸区建设为中心,以工农北路商贸区和越江路口商贸区建设为两翼,正着力推进火车站和沿江万吨级码头两个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建设一家五星级宾馆、一个大型物流中心、一家大型专业市场、一个农业生态园、一幢高档写字楼、一片绿地广场等八大亮点工程全面展开,以提高城市配套功能。
城市建设使港闸“一区四园”(港闸经济开发区、南通船舶配套工业园、秦灶机电一体化工业园、唐闸都市产业园和幸福新材料工业园)吸附力增强。横跨陈桥乡、天生港镇街道的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是市“十一五”重点扶持的特色园区,目前,园区主干道天生港路已经建好,4座桥梁,8个涵洞正在浇筑;通城路已经贯通,吸引了投资4000万美元的南通日华船舶制造公司、投资500万美元的南通航宇船舶配套有限公司等8家造船企业落户。秦灶机电一体化工业园,只用三个月就实现了“三通一平”,13幢标准厂房已经建成,一批大项目已入户开工。唐闸镇街道于去年底建立了市郊首个都市产业园,今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2万余平方米标准厂房,为投资者提供了平台,日前,总投资28.6亿元的电子、新材料等28个项目集中签约,在都市产业园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