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4-07-1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工程合理造价1000万,施工企业却以700万报价中标,类似的“低价抢标”现象以前在四川并不鲜见。眼下,该省出台了《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将工程招投标纳入规范运作的轨道。 两年前,四川省开始实施清单计价招标,实现了建设工程招标通过市场竞争定价。然而,因为传统的“标底”作用在改革中淡化,工程报价的合理性失去考核依据,致使一些不规范的低价中标演变为恶性竞争。一旦中标价低于成本,结果往往是施工企业和业主长期的“扯皮”,甚至有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埋下安全隐患。过去两年中不规范的“低价中标”已成为建筑行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由于招投标缺乏衡量报价合理性的客观依据,无论业主还是施工单位,对报价是否低于成本都难以考量,有意无意的低价抢标随处可见。而现在报价如果低于清单计价定额,施工单位必须说明理由,否则不能中标。目前编制完成的“清单计价定额”弥补了清单计价招标制度的不足。该省建设厅有关人士表示,“清单计价定额”出台,对科学界定“报价低于成本”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