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3-11-1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建设部鼓励推广应用实用技术 |
前段时间,香港报纸刊载了几例工程技术应用实例,引起中央有关领导和建设部领导的重视。经有关专家分析论证,建设部相关部门决定今后采取相应措施和适当方法,鼓励内地有关单位和相关工程推广使用此类技术和产品。 东深管道密封供水:水质大幅提升 历时近三年的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2003年6月底开始全线向香港供水。改造后的东深供水工程不仅年供水量达到24亿立方米,而且由于整个东深供水工程由原来的管渠输水改为管道密封供水,水质有了大幅提升。东深供水工程自1965年建成以来,历经三次扩建,对香港供水累计达140亿立方米。 1998年10月,广东省投资49亿元对工程进行全线改造,工程于2000年8月正式动工。改造后实现了清污分流,水中氨氮含量较改造之前大幅度下降,污染物锰及生化需氧含量分别下降30%和80%,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上升20%,从根本上解决了香港的淡水供应问题,保证香港同胞喝上优质水、安全水。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技术上可行,而且效果明显,工程的成功为内地相关供水改造工程提供了经验。 建设部将在今后大力推广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经验。 淘大花园U型聚水器:阻隔污浊气体 香港“非典”爆发期间,“淘大花园”成为集体感染“非典”的重灾区之一。通过专家事后对“淘大花园E座”的调查研究发现,导致病菌迅速传播的罪魁祸首是污水排放系统。 在淘大花园,每座楼宇都有八条污水管,由大厦的顶部连接所有楼层相同编号的单位直至底部。每条污水管收集来自水厕、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面排水口的污水。所有这些卫生装置都各设有U型聚水器,防止污水管的臭味和昆虫进入浴室。聚水器内必须有足够贮水,方可发挥其隔气作用。但调查发现,在很多个案中,浴室里连接地面排水口的U型聚水器经常干涸的,因为大多数家庭只会在浴室拖地,而不会水冲;连接水厕、洗手盆和浴缸的U型聚水器,由于经常冲水,则会保持水封的状态。 为此,香港专业联盟建议,每栋大厦的污水渠汇合处加装一个U型聚水器。U型聚水器有效地阻止了污水和臭气倒流,防止了病毒的扩散、传播。 建设部建议内地有关单位可借鉴采用,提高高楼大厦的安全性。 吸收废气环保砖:新技术成就未来 据报载,香港理工大学研制出一种可吸收废气的环保砖。即在普通砖块上涂一层钛金属催化剂,与阳光产生化学作用,将汽车产生的废气氮氧化物分解,变成无毒物质,可永久使用,理论上没有缺点。据了解,在表面附着一层钛金属作催化剂生产可吸收空气污染废气的环保砖技术上是可行的。 吸收废气环保砖的技术原理是,纳米氧化钛(TiO2)金属原子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产生游离电子及空穴电子,从而产生有极强氧化作用的氢氧自由基(光催化技术又称光触媒技术)。氢氧自由基能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有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分解和除去空气中的甲醛、苯及NH3、SOX、H2S及NOX等各种污染物,并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真菌。 及植物花粉等。目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正进行纳米氧化钛的研究。纳米氧化钛光催化技术在内地主要用于空气清新机、健康空调、洗手间的抗菌陶瓷制品、内外墙涂料、建筑装饰板材等方面,尚未有在路面砖上使用纳米氧化钛的先例,大概居高不下的成本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 建设部今后将大力支持开发、应用此类环保材料。 建筑废料再造砖:环保节能 据报载,香港理工大学授权某建材生产企业使用他们早先开发的专利技术,在香港生产、推广及销售以建筑废料为原料生产的环保再造砖。同时,香港政府在硬件上加以配合,鼓励业界循环利用建筑废料。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虽然建筑废料在我国内地使用很广泛,如用于工程回填、路基填筑、建材生产、地基处理、再生集料等,特别是近期以来,由建筑垃圾、河泥、煤矸石等为原材料生产环保再生砖的企业迅速增加,由于在政策方面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这些企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应该承认,建筑废料在内地的循环利用力度还远远不够。部分地区仍然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了大量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扬灰等问题又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 建设部将进一步加大建筑废料的利用力度,节约资源,改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