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7-03-23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苏建价便〔2007〕4号
关于2006年度苏州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责任目标综合考评情况的通报
各有关单位:
根据2006年制定的《苏州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责任目标》的要求,结合省、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的有关规定,我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于2007年3月5日至10日,分七个小组对七十家(含外地分支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2006年度中的队伍建设、市场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执行部、省、市有关规定等各方面工作及业绩进行了量化评价(详见附件)。考评工作以查阅专职专业技术人员的到位情况、咨询报告和咨询项目归档情况、工程造价编审质量以及行业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情况等为重点内容。现将本次综合考评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共抽查七十家造价咨询单位的406只工程项目,从检查情况看,我市大部分造价咨询企业在内部管理、业务技术水平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咨询行为进一步规范。从抽查的项目资料来看,咨询报告的格式、主卷内容、特别是审核的依据和签证手续等资料都较规范、齐全,并且装订及时、整洁。从普查的“二金”缴纳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均能满足建设部149号部长令对专职人员的要求。编标工程类别备案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核定工作也已普及,企业内部质量的三级复核制度有80%以上的单位均有书面记录。从抽查的编标项目看大部分标底均认真按照苏建价〔2006〕13号《关于规范我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及标底编制行为的通知》精神执行,在编制标底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工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计价规范。
二、存在问题:
(一)队伍建设方面:
(1)专职专业人员不到位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单位还比较突出(个别单位技术负责人、分支机构常驻专职人员不到岗);
(2)专职人员的“二金”缴纳和人员进出手续办理不及时;
(3)专职人员专业配备还应优化。
(二)市场建设方面:
(1)有些单位在编、审项目中存在未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描述简单、计量单位随意更改等现象;
(2)个别单位编标前未备案、审核时未核定的情况时有存在;
(3)个别项目的签证结算把关不严,有的签证手续不规范,缺失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签字盖章;
(4)三级复核控制质量的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一些项目的流程表流于形式,只是盖几个章,日期、复核意见均没有;
(5)还有一部分单位未按苏建价站(2006)7号文件要求的规则和格式执行;
(6)项目归档资料中缺漏签证、计价手册、合同、招标文件等;
(7)一些单位技术负责人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文化建设方面:
个别单位很不重视,未按要求完成论文、技术经济指标和提供材料价格信息。
通过这次综合考评,发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个性和共性问题。为进一步维护我市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秩序,提升我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管理水平,现对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出限期整改的要求(整改通知书另发)。
附件:《2006年度苏州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综合检查情况汇总表》
苏州市工程造价管理处
2007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