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建筑市场上的工资与定额人工工资相差甚远的原因及分析
【 信息发布时间:2006-04-13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建筑市场上的工资与定额人工工资相差甚远的原因及分析 |
|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业企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领地,2004年,仅马鞍山市建筑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亿元,全年的施工面积35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实现利税总额3亿元,建筑业成了该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显示,产值是完成54亿元,但利税总额只有3亿元,如果把利和税分开,那么,施工企业的利润率就相当低,还不足产值的3%,因为营业税是产值的3%,再加上城市建设税、教育附加税、环境保护、水利基金等,要占去产值的3.5%左右,54亿元的产值,3亿元的利税总额,也只占产值的5.55%,减去上缴国库的税收3.5%后,施工企业的利润才只有2.05%,是什么原因造成企业的利润率这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今建筑市场的人工工资与定额人工工资相差悬殊较大,一些施工企业不得不将计划利润当中的一部份投放到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当中。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建筑市场上的人工工资与定额人工工资相差甚远,使得施工企业的计划利润下跌,以本人之见,主要是下面几种原因引起: 一、定额的早期编制已不适应当今的建筑市场 目前,我们所执行的定额是根据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总站颁布的建定字[2000]021号文,《关于贯彻执行(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安徽省综合估价表)及其费用定额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定额)为标准的,《定额》的编制时间是1999年,其定额水平与1998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安徽省估价表》基本保持一致,距今已有六、七个年头了,在这六、七年当中,也没有做相应的市场调查,目前仍然是执行当时核定的25.84元/工时,再加上流动施工津贴3.5元/工日,总共加起来为29.34元/工日,在这29.34元/工日当中,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基本工资、(2)工资性补贴、(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4)职工福利费、(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各种物价都凸现出上涨,如粮食、交通、教育、燃料等等,有的涨幅甚至是翻了一番,这就给建筑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2000年,马鞍山城区的建筑工人日工资是在30元/工日左右,而如今已达到45~50元/工日;有的技术含量较高,要求较严的施工工艺,其操作工人的工资已超过60~70元/工日,若达不到这样的工资标准,施工企业在周围环境区域内,就很难找到操作生产工人,企业就面临着停业甚至倒闭关门的危险。这就不得不迫使承包商提高工资水平,以维持企业的生存,而提高工资水平唯一的途径是在企业计划利润里动资,其他别无选择,所以导致企业计划利润的下跌,使企业举步维艰。 二、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也是导致工资上涨的因素之一 这里所指的建筑市场无序竞争,不是指建筑市场管理混乱,监督不严,而是指一些建筑承包商在一定程度上打价格仗,大家知道,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主要手段莫过于提高工资待遇以及福利等方面,才能拢络人才,否则,没有人跟你干,这样就使得一些操作生产工人有机可乘,他们是今天这里工资高,待遇好,我就到这里干,明天那里工资高、待遇好,我就到那里干,呈现出一支流动大军,而建筑承包商一旦通过招投标接到一个建设工程后,与业主签订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使用功能以及其他方面一系列合同条款后,最要紧的就是要有一支稳定的施工队伍,即生产操作工人。而这时,承包商一旦达不到操作生产工人所提出的工资待遇、福利等要求时,他们当中的部分甚至全部都会卷起铺盖走人,使得承包商无法兑现合同条款,工期延缓、质量、使用功能等诸多方面达不到业主的要求,面临着罚款、索赔的境地,这样承包商不得不狠心用高薪聘请,促使工程上马,即使是利润微、甚至无利润的情况下,也得硬着头皮往上赶,以免被罚款和索赔,在社会上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案例在当今的建设领域是屡见不鲜的,但如果是《定额》当中人工工资的含量与现行建筑市场的人工工资相差不远,这种现象就很难出现,也不会出现什么流动大军,因为,你(操作生产工人)走到那里都差不多,不会有人再比这里的工资高,待遇好,那他还不如不跑,有一个稳定的就业环境。 三、周边良好的就业环境也迫使建筑业工资上涨 马鞍山是生产钢铁的重工业城市,同时,也是投资环境良好、各类企业并举发展的新兴城市,就业环境好,城市内下岗职工较少,农村富裕的劳动力都到城市去打工,月工资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有的甚至超过两千元以上,而且作业环境一般要比建筑业要好,使得很多的农村富裕劳力不愿从事建筑业生产,因为,建筑业作业环境艰苦,脚踩大地,头顶蓝天,风餐露宿,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到头来,月工资按《定额》规定的标准也只有几百元,谁愿意去呢?怎么办?城市要建设,城市要发展,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又离不开这些生力军,无奈之下,承包商只能用高薪来笼络,解决这一难题,城市建设是日新月异了,而建筑业企业却在苦苦的挣扎,囊中羞涩,有的甚至出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四、企业自身的短期行为也是因素之一 当前,建筑业施工企业大多数是通过改制后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一些企业的老板没有长远规划,没有远大的目标,有的只图眼前私利,他们舍不得投资来培养自己的队伍,即操作生产工人,一旦接到工程业务,也只好东拉西找,临时拼凑,这就给那些流动大军带来了莫大的机会,他们漫天要价,谈条件,讲待遇,老板们如果不答应或承诺的条件达不到要求,他们就不干或者消极怠工,老板们若追问,答曰:我们拿这点钱,只能干这么多活,或者以作业环境差,事情不好做为由来搪塞,如果老板们都有远大的目标,长远的规划,一心一意想着如何把自己企业发展下去,壮大起来,采取一些良好的对策,培养自己的精兵强将,通过培训,与他们签订服务年限,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断了那些游兵散勇们财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肯定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打铁自身要硬以外,政府各职能部门也要多支持关心,对一些不符合当前实际的条条框框要及时加以调整,同时,对那些只顾眼前蝇头小利,不顾市场经济秩序的项目负责人也要加强监督,严禁挂靠,临时拼凑的施工队伍承揽工程业务,实行项目负责制,推行成本核算制,来遏制无序的市场竞争,另外,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样建筑市场才会更加健康、有序、规范,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大大增加,企业才会兴旺发达,长久不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