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7-08-2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纪实 |
|
7月初,随着我市作为全省惟一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所有项目顺利实施,徐州循环经济进入了全面运作期,并由此拉开了打造“环境经济之都”的大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催化剂 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市产业创新的切入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18%的速度逐年递增。 据了解,我市已经全面构建循环经济新框架,从战略上打造环境经济之都。从去年1月起,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确定了10家企业作为市首批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其中在邳州运营的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点领域废旧金属再生利用类别被选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目前,该公司通过循环利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金属废渣全部得到有效再利用。该公司每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近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其中,从废铅锑渣中提炼锑白、三废综合利用以及节能节水就实现收入近1亿元。同时环境效益也日益凸现,以该集团年产20万吨再生铅计算,每年除为国家节约大量的铅矿资源外,还可节能27.2万吨标煤,减少废渣排放197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7万吨。 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招式 沛县在江苏有“煤电之都”之称,2004年,沛县发起了一场煤电产业“卫生革命”——投资20亿元的60万吨甲醇项目落户沛县,该项目采用煤电“下脚料”烟煤气合成甲醇,在实现煤电气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确保污水、粉尘、废气等“零排放”。 我市还率先在大屯煤电集团公司进行节能试点。该集团公司投资建成年产18万吨煤泥烘干生产线,每年可节约原煤14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400万元,电厂年烟尘排放量削减1600吨。同时,公司与有关高等院校合作,用粉煤灰生产高效防灭火材料,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利用粉煤灰10万吨、炉渣1.8万吨。该集团公司投资3500万元,与国家煤炭科学研究院杭州所,联合开发了矿井水净化与资源化成套设备,已被列为国家科技部重大新技术推广项目,将年产生840万立方米矿井水全部进行处理后,用作防尘洒水、冲洗、消防、绿化、锅炉除尘、井下注浆等生产生活用水。目前全公司矿井水处理工程年节约水资源费用86万元,节约取水成本费用250万元。 针对化工、酿造、造纸等污染严重企业治理难度大的特点,我市还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环保公司开展联合攻关;选择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针对环保企业中小企业较多的现状,大力扶持示范型环保企业。 让资源型城市有了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农民年均纯收入以超过10%的速度逐年递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积极引导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据测算,在全市农民年人均收入中,循环经济的贡献率约占7成以上。 木材加工是丰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今木材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实现了价值:锯末用来发电、造刨花板,破碎板皮用来生产建筑模板。近年来,丰县出现大小几十家利用木业边角料生产建筑模板的企业,每年出口量达2万立方米。 丰县拥有50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自从引进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后,果汁生产中产生的果渣得到了很好利用:该公司投资500万元建成果渣饲料厂,日处理鲜果果渣300吨,可生产优质饲料50多吨。 循环经济理念已深入到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政策层面上,我市编制了《徐州市循环经济规划》,并确定10家企业为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企业层面上,维维集团把循环经济的触角延伸至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及加工基地,徐州卷烟厂、徐工集团等利用科技手段开发利用“三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行业层面上,邳州的板材工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木业基地和家具制造业基地。 此外,我市还以农村能源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建造太阳能畜禽养殖场、太阳能沼气造肥和沼气柜,铺设沼气管网,建设沼气生态农场,惠及万余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