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6-03-0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未来几年,南京城内交通到底能达到啥模样?便民基础设施又能建设到哪一步?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南京市规划局。
城东:四条轨道穿越其间
近几年,苜蓿园--孝陵卫地区逐渐形成了南京城东高尚住宅区,但除了环境外,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的缺乏始终让人感觉城东有点瘸腿,尤其是孝陵卫地区最为突出。为此,规划对相关配套做了重点补足。
根据规划,该地区未来将有地铁2号线、5号线、6号线及轻轨宁芜线同时穿过,搭就大运量快速交通的框架。同时这个区域内还将增加3条快速路,共同形成方格状路网,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在基础设施方面,结合地铁5号线和宁芜轻轨小天堂站等布置了9大社区中心、见缝插针安排了29个服务于住宅小区的基层社区中心。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未来苜蓿园-孝陵卫地区的居民子女上学将更加方便,26所中小学校一旦建设完毕,学生走出家门不到1000米就有一所中学,不到500米就有一所小学,就学条件大大改善。
城南:将拥有亚洲第一大站
根据规划,今后城南将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分别为地铁1号线、3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其中地铁1号线已经建成,3号线也被国家正式立项。另外南京南站将于今年开始开工建设。据了解,南京南站的规模将是现有南京火车站的6倍左右,届时接送的旅客量也将是规划中的南京新站的9倍,80%以上的客流将在南站被分流,建成后将是亚洲第一大站。
南京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说,新城南规划入住人口达33.7万人,其中纬九路以北片区总计入住18.6万人,绕城公路以南片区总计入住15.1万人。在赛虹桥以南,能仁里以北地区,将规划成为“赛虹桥居住片区”,而“龙翔居住片区”位于绕城公路与宁双路之间,目前这一地区的住宅小区和入住人口规模尚在形成中,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
河西:24条道路编织便捷路网
市规划局王处长介绍说,新城区与外秦淮河(南河)以东地区有24条道路沟通,其中滨江路、纬三路、纬七路和绕城公路为快速通道。同时,设有地铁1、2、4、6、7号线共5条轨道交通线路。
从中心结构体系来看,河西新城区又分为新区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新区中心和地区中心安排在主要交通走廊——经四路沿线,社区中心结合服务半径和规划地铁站点,安排在生活性干道沿线。新城区建筑以明快亮丽的浅色调为主。为保证天际线的优美流畅,河西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高于180米的超高层建筑只规划在新城区中心,不高于120米的高层建筑规划在中心区周边和地区中心、经四路沿线主要地铁站附近。
据悉,核心部分则分为北、中、南三个功能区,其中北部以中档居住区和南京大学—鼓楼科技园区为主体,中部形成新区中心、中高档居住区、滨江休闲地与都市产业园,南部是高标准居住区、教育科技产业园和休闲体育健身基地。
城北:规划建设长江五桥
到2007年,城北在交通规划上将开建长江五桥和其他过江通道,建设长江五桥不再是梦。
据了解,为加快跨江通道和滨江交通建设。城北将建成长江四桥、纬七路过江通道、京沪高速铁路过江通道。建成江北沿江高等级公路、浦仪高速南京段,建设江南滨江大道、龙潭港疏港公路,改造宁镇公路(绕城公路至绕越公路段)。建立和完善“东西便捷、南北沟通、内外衔接、江城一体”的交通网络。按照“双15”目标(主城内15分钟上快速内环,快速内环15分钟出城上高速),加快主城交通网建设。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污染企业的搬迁。根据规划,城北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幕燕风景区以东、经五路以西的区域布置,主要分为燕子矶社区、幕府山庄社区等六大社区,可容纳居民12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