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6-02-23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陈浴宇 唐悦 记者昨天从建设系统百万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竞赛表彰大会上获悉,去年,我省100多万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参加了岗位练兵和技能培训,10万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建筑农民工也可手持“文凭”找工作了。 “民工荒”实是:普工过剩、技工短缺 据统计,江苏是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地,农民工总数已接近千万。2005年,我省共有290万来自农村的建筑从业人员,占该行业总人数的91%,为省委、省政府50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80%以上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0%尚未受到职业技术培训。 春节过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民工潮涌动,但很多建筑工地却因招不到工人无法开工。“这背后大有文章。”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普工过剩和技工短缺导致的。如今,建筑业内粗、笨、重活越来越少,精、细、新的岗位越来越多。不仅仅建筑工地,包括装饰装修、市政、环卫和物业管理等行业,都需要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出路只有一条:实现劳动力‘升级换代’。”只有建筑业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了,江苏“建筑铁军”才能继续领跑全国,建筑业的产业结构才能成功转型和升级,农民工工资过低、身份转换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百万民工职业技能大比武--10万人领到“文凭” 根据建设部最新规定,直接从事影响工程安全质量关键工种的农民工,必须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持证上岗。“因此,有技在手才能找活不愁,建筑民工经过培训也能拿高级职称。”去年4月到11月,由省建设厅发起的“建筑业百万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大练兵”竞赛在南京、南通、淮安、镇江、盐城等地举办了近1000场技能比武。全省1万多家单位、100多万进城务工建设者接受了盆景制作、节水管道工、公交车驾驶、木瓦工、电焊工、钢筋工等10大工种的职业培训,在建设行业内掀起了一场技术比武热潮。最终,10万人获得“技师证书”和“高级工证书”等文凭,其中部分“高级技师”每人每月还将享受200-300元的政府津贴。 “民工成长为城市蓝领,才算真的进了城” 去年,290万农村建筑劳动力创收达386亿元,农民从建筑业获取的收入约占全省农民纯收入的21%。“既要富农民工的口袋,更要富他们的脑袋!农民工成长为城市蓝领,才算真的进了城。”记者在表彰大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省将把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规模将不断扩大。所有农民工基本上都将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能更加和谐地融入城市,成为城市蓝领。 据悉,5年内,全省将投入两亿元资金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培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开办新市民学校,促进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组织自学考试,引导民工潮向未来的创业潮转变。同时将面向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不拘一格,构建开放性教育培训体系,方便他们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并获得相应的学历等。 2006年2月23日《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