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6-02-23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程建 “2006年,要适当加大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的下降幅度,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个百分点,全国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9.6个百分点。”面对依然严峻的中国安全生产形势,国务院安委会新年伊始下了硬指标。 据国家安监总局有关官员在对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作出说明时指出,今年要争取使事故总死亡人数下降3个百分点;煤矿企业死亡人数下降3.5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企业、金属与非金属矿、建筑业、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死亡人数下降3个百分点;烟花爆竹死亡人数下降2个百分点;交通和农业机械死亡人数下降3个百分点;火灾及渔业船舶死亡人数下降2个百分点。 除了以上这些绝对指标,5个相对指标也要有所下降。全国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9.6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次死亡率下降5.6个百分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7.2个百分点;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15.8个百分点;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下降2个百分点。 据介绍,2006年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是在2005年实际死亡人数的基础上下降一定幅度来确定的,共有11项22个子指标构成。这些指标是“可感知、可比较、可操作”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于两年前建立了以控制事故死亡人数为重点的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两年的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这一指标体系行之有效。2005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比2004年下降7.1个百分点,较当年年初制定的控制指标减少9646人。 2006年2月21日《中华建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