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6-02-1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打造宜居环境,正成为我省城乡建设投入的新重点。记者从省建设厅获悉,“十一五”期间,全省城市化水平要达55%以上,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20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40%……仅2006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突破450亿元。
省建设厅有关人士介绍,“十五”期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945.8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07%。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以道桥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特别是苏北城市主要仍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道路设施为重点。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城乡建设工作必须开创新局面,为率先发展构建载体,为城乡居民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
该人士表示,近5年内,道桥等基建投入在城乡建设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园林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老城区改造等正成为建设投资的主方向,城乡综合功能和人居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此,省建设厅已制定未来五年我省宜居环境建设的新目标。
缓解大中城市出行难、停车难。到2010年,江苏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要达20平方米,城市路网逐步完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将发展新型节能、环保的大运量公共交通,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总投资105亿元的南京地铁二号线已开工。无锡城市轻轨实施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即将组织实施;投资规模达1300亿元的苏州轻轨规划正报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全面启动城乡一体的区域供水计划。苏锡常区域供水“进村入户”目标逐步实现,宁镇扬泰通供水设施建设全面展开,苏北供水规划也已启动。到今年底,淮河流域城镇污水治理将完成85%以上,太湖流域污水处理规划也将基本完成。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已达2.36万吨/日,垃圾填埋场规范化封场和填埋尾气收集发电等新技术正逐步推广。天然气走进了西气东输沿线城市。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和景观质量。到2010年,我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40%以上,南京、苏州、扬州将率先达到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沿江园林城市带呼之欲出。
建立科学的住房供应体系。从严控制高档商品房,确保每年新开工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面积,达到当年新开工面积的10%;确保普通商品房建设比例不低于当年住宅建设总量的70%。到2006年底,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问题将基本解决。在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三清工程”正在进行,我省农村环境在5年内有望有一个根本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