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5-11-3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在江苏射阳考察了商贸中心市民广场、步行街和后羿公园之后,对射阳县城的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该县“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很有哲理”。
射阳县城的改造建设是上世纪末起步的。有一组数字可以粗略地显示近五年来县城建设的成绩:旧城改造累计用地130万平方米;新增各类主体建筑物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新铺筑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主、次干道36条,总长度65公里;改建、新建桥梁7座;绿化面积从不足8万平方米增加到101万平方米,建成了19个街头游园、4条景观带和一座大型生态公园;继完成穿城河道清淤驳岸之后,5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已于今年初全线破土动工。已经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的射阳县城,最近又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省级园林城市的正式考核验收。
精心规划 地利优势出商机
射阳位于苏北沿海,人口104万,是全国闻名的产棉“状元县”和世界珍禽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非农经济的发展,射阳县城的长住人口从4万多人渐增到目前的近15万人,到射阳投资创业的海内外客商也越来越多。县城的规模与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探讨射阳县城改造建设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方针,县委、县政府和县规划建设局多次邀请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到射阳实地考察,对射阳县城的发展规划提出宏观构想,并组织本县规划设计人员去外地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最终确定以生态型海滨城市的定位发展射阳县城,以构建协调和谐的发展环境与人居环境为目标,通过改造建设,使工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和各项社会事业都有相对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
按照这一规划,县城工业正在向园区集中。射阳在已有位于县城东部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两年前又在县城西郊拓展了一个经济开发区西区。截至目前,落户东西两个工业园区的招商项目和旧城改造地段迁入的企业已有近200家,一个以纺织业为主的县城工业集群正在形成。
按照这一规划,中心商业区已初步建成。根据中心突破,逐步向四周扩展的原则,五年来先后对县城中心地段30多万平方米的旧城实施了脱胎换骨般的改造。拆除了一条狭窄的老街、一些部门办公用房和陈旧杂乱的民宅之后,建成了一座有近500个门点的小商品市场“太阳城”,一条商铺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振阳街,一个集商贸、接待、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商城兴阳广场。商贾云集,人流如织,“黄金地段”效益开始显现。
按照这一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摆上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射阳进一步加强了对沿海湿地、树林、芦苇滩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着意建设县城远郊的绿色屏障,同时在县城内大力进行地面环境、空间环境和水系环境的综合治理。五年来,用于环境建设的投资以平均258%的幅度逐年递增。目前,从县城到沿海的系列生态旅游景点正在整合,射阳的旅游业蓄势待发。
统筹整治 环境优化聚人气
晨光路地段原来是路况最差、河水最脏、房舍最陈旧零乱的地段。经过从2001年到2002年的拆迁改造,建成了一条长1100米、宽40米的主干道,一座连接四条干道的平桥,一条“雕栏玉砌”的小渠,一个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城中菜场,三个新型住宅小区,十几幢临街商住楼,还有一条占地面积37400平方米的晨光路景观带。原来的“脏、乱、差”地段,一下子变为宜住宜行、人气极旺的“风水宝地”。
射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把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切实围绕打造和谐发展新环境的总体目标,定高标准,出大手笔。在县城改造建设中始终坚持市容与环境综合治理,道路、桥梁、水系、绿化及供电、供气、电信、电视管线等各类配套设施与主体建筑一并规划,同步建设,一步到位,力求不给居民、经营者和物业管理留下缺憾。
绿化建设是县城改造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在已经完成旧城改造的地段,结合污水沟河的治理,建成了一个处处有绿、有水、有路、有雕塑小品的休闲景点,共增加各种树木2万多株,草坪和绿坪75万平方米,从而使县城人均绿化面积从不足2平方米增加9.72平方米。还建成了一批园林式住宅小区和绿化达标单位。
桥梁改造是综合整治中的又一个特色。县城主河道小洋河上原有5座高桥,随着人流、车流量的增大,因转弯陡、下坡急而频发碰撞、纠纷。到今年9月,5座原来标高5米多、宽仅10米左右的高桥已先后在旧城改造中被“放平、加宽”。随着60辆新公交车投入营运,以公交为主的县城客运新格局正在形成。今年以来,结合污水管网铺设对沟渠进行整治改造,结合中心商业区建设打造了一处大型休闲广场和一条步行街。为了保证旧城改造按计划顺利实施,县政府从今年起专门建设了拆迁贫困户安置楼,每平方米售价仅800多元,目前已有40个符合条件的拆迁贫困户住入了新居。
科学运作 品位优异显魅力
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不仅要让现代人认可,还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推敲。这是专家学者的见解,也是射阳县决策层在领导县城改造建设方面形成的共识。“太阳城”的规划设计方案从上海远东建筑设计院、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大学规划院等多家专业院所提供的方案中优选而定,中心商业区地段的改造建设前后酝酿探讨了三年之久,进入具体设计阶段还数易其稿,相继召开过6次论证会。
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同时不忘“问计于民”。县规划建设局每年都要召开两次座谈会,发出一百多封联系信函,征求县内各界人士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认真处理市民网上诉求,不仅及时解决了一些“短平快”的问题,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在制订与完善市政建设规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射阳的“城建招商”是招商引资活动中的一项工作重点。几年来,县政府分管领导和规划建设局的局长们多次邀请上海、杭州、南京、福建等地的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到射阳参与城建项目竞争,不仅先后引进了近十个亿的资金用于增加城市建设投入,更有效地提升了县城建设的品位和质量,也使该县相关企业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无锡“虹亚”、南通“昆仑”、浙江“大自然”等房产品牌在射阳抢滩后,使市民购房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相继建成了12个新型住宅小区。
五年来,县政府已组织实施48项县城改造建设重点工程,“创优”项目不断刷新,共获得江苏省和盐城市优质工程52项。“无一处不新、无一处不绿、无一处不特”是人们对射阳县城新貌的形象概括。“太阳城”和步行商业街成为苏北地区少见的引领时尚的标志性建筑;晨光路景观带、兴阳广场精品绿园和后羿公园是县城内闻名的大型公用绿地,现在每天早晨和夜晚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前往健身、休闲,笑声朗朗、舞姿翩翩,生动、和谐地演绎着现代都市的时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