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后”镇江楼市走向分析
【 信息发布时间:2005-11-3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新政后”镇江楼市走向分析
董玉康
在中国“五大经济圈”竞争力比较中,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引领中国区域经济的龙头。在长三角区域创造的诸多热点中,房地产经济更是炙手可热,犹如太阳黑子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2004年至2005年6月国家房地产政策层出不穷,对土地供应严格把关、从源头入手,规范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界掀起了一场疾风劲雨。为控制房地产行业过热,2004年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房地产开发的两大命脉——土地和资金均被纳入宏观调控范围。各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土地管理部门持续开展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土地严、金融紧贯穿始终。房地产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地根”严控“银根”紧缩的压力。从2005年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取消房贷优惠利率,实行下限管理;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27日,国务院提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点措施;5月11日,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
宏观经济调控下的镇江房市
(一)行规落实措施到位 1、土地政策。镇江市政府统一规划2005年的土地使用面积,使开发商的土地开发严格限制在宏观调控下,抑制了供给的过分增长与无序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价的持续升温。 2、金融政策。镇江市出台了《关于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今年6月1日后,与房产交易当事人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了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这里所说的优惠政策包括信贷、税收等方面。(2)遏制投机性炒房,“炒楼花”已被明确为被禁止的行为。商品房网上销售网上备案管理,加强权属登记管理。(3)开征营业税。(4)贷款政策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 “六一”过后,通过政策的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更趋成熟,更加完善,房地产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百姓的房产消费更为理性。镇江的房地产目前已步入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也必须看到镇江在长三角经济圈内房价几乎处于谷底。不比上海杭州,单与苏锡常相比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近两年这一差距有所缩小,但依然存在。所以,从宏观来看,房价有上升空间,而下调的可能性不大。 (二)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一起抓 首先,商品住宅的供应量保持较快的增速,同时扩大二手房和租赁房的房源。2004年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2.3%,远低于2003年21%的增速,根据目前仍然旺盛的市场需求,新建商品住宅竣工面积的增长速度不宜低于10%。要严格控制供地,规范土地市场。我们看到房产新政出台后,市区商品房、二手房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5倍,日交易量由平常的50户猛增到300户。这是宏观调控后镇江房市的直接反映。 其次,抑制需求的过热增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通过金融手段,紧缩“银根”,提高房贷利率,还要控制拆迁抑制需求。保护合理的住房消费,遏制投机性购房。镇江市房地产的发展方向将形成以普通商品房为主导,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保障,以高档商品房为补充的住房新型结构,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要求。
走向分析
(一)需求趋势上升 近几年来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1、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增大(694.3人/平方公里)。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已经顺利实现。3、住宅条件改善,城镇超过30平方米/人,农村是40平方米/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大,镇江城镇拆迁规模急剧提高。4、收入和消费上涨,镇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万元。近年来镇江人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住房、车、教育、旅游等生活消费品方面,需求呈增长型。5、消费预期提高,从温饱奔向小康的老百姓就必然愈来愈重视“住”的问题。随着新房产政策的出台,购房贷款政策的灵活,提高了镇江市民购房的积极性和购买力。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提前消费为市民所接受,加之一些老百姓对房价继续上升的预期也增强了购房需求量。6、房地产投资需求加大,随着拆迁改造,购房目的,据统计主要意向在于居住。 (二)生产能力和产出情况进一步提高 镇江现有的开发公司总数超过了160家,其中外地开发企业占总开发公司总数的1/3,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例如浙江国信房产集团、江苏红豆集团等。近几年来,镇江市房地产每年的开工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左右,这一数字仍在上升。 (三)价格走势 房价持续攀升已成不争的事实。绝对价格的一涨再涨,不是简单意味着该市的房价已突破老百姓购买能力的极限,不是意味着出现了泡沫现象。镇江市物价部门的统计表明,镇江市的房价总体而言是在正常范围。 首先,与邻近城市的房价相比,从绝对价格来看,该市房价总体低于南京和苏、锡、常三市,基本与扬州接近。从价格指数来看,房价的价格指数在苏南五市中排名第四,比无锡略高。其次,从房价与老百姓收入的角度来看,该市的房价也并未超过老百姓购买能力的范围。按照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以6:1较为合理。就镇江市而言,从镇江本地房价和收入水平衡量,收入房价之比为1:7左右,处于长三角1:8正常水准之下,所以这样目前镇江市的房价收入比还是在百姓购买能力之内的。从房价规律来看,镇江的房价在长三角地区非常便宜,即便考虑到收入水平较低的因素,房子也是比较便宜的,如丹徒新区仅仅距离市中心9公里,环境非常优美,房价仅仅1600-2000元。 镇江目前的大规模拆迁和基础建设,必然会造成刚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从镇江城市整体来观察,尚存在大片的平房,这都是城市改造的潜在拆迁量,而拆迁购房,向来是促进房市的生力军。 综合以上因素,镇江的住房价格仍有上行空间,但速度会有下降,最终房价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四)镇江楼市发展前景 1、加息的利剑将影响高端客户更对开发商形成压迫 加息几乎是一道利剑,不仅大大提高开发成本,而且使融资更加困难。而加息对高端客户的负面影响,会使得一些开发商加快项目开发节奏,争取在新一轮加息前变现。这也是许多楼盘加快开盘步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2、土地供应量加大加快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 至2004年底,镇江市出让经营性用地共6095亩,05年供应在5300亩,虽然05年低于04年,但从土地到住宅有一种迟到效应,05年的楼市供应是04年土地供应的基本结果。综合宏观调控,05年镇江楼市的更加平稳将成为大势,买房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3、拆迁量决定着楼市价格的总体趋向 前两年至今年年初镇江楼市的“井喷”现象,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规模的拆迁。05年拆迁能不能再次达到百万或接近百万,举足轻重。根据市政府有关权威部门透露,05年的拆迁计划在80-90万平方米之间。由于供应量的加大和拆迁总量的偏小,2005年镇江楼市总体价格将呈现一种滞胀局面。 4、新的房产政策的影响 对高端物业炒房影响最大:2005年6月1日后,对个人购房后转手交易,尤其是个人购房不足两年即转手交易的行为加大税收调控度。按照新规定,如果非普通住房在超过两年后进行转让,将对其差额征收营业税。现在大多数投资者购买高端物业都是进行中、长期的投资,在新的房产政策出台后,高段物业投资少了,需求自然就减少,房价也会回归平稳。 (作者单位:镇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5年9月《江苏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