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构工程建设已入佳境
【 信息发布时间:2007-03-0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从有关方面获悉,近期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对钢材需求在不断增加,未来市场十分巨大。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钢结构发展对钢材的应用出现几个特点:一是钢结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一大批钢结构高楼、机场候机楼、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工业厂房、铁路和公路桥梁、输电铁塔、海洋平台、市政建设等钢结构建筑物在祖国大地耸立起来;二是钢结构制造企业快速发展,对钢材需求量日趋增大。目前国内有一批构件质量优良、管理科学的钢结构制造企业成为钢结构产业的领头羊,它们的年钢材需求量在20万吨以上,钢结构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千家中小型钢结构制造企业发挥各自所长,形成钢结构加工行业百舸争流的大好形势;三是钢结构配套产品以及加工设备在钢结构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已逐渐适应我国钢结构制造业的发展需求,而钢结构设计软件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为钢结构制造业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业内人士对我国钢结构总量进行了估算和预测,2004年,我国钢结构加工总量1400万吨,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与公路建设、水电与火电建设、城市建设等,其中上海、浙江、江苏地区的钢结构加工量约35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钢结构加工量的1/3;2005年,中冶集团下属的冶金建设公司的钢结构加工总量120万吨;工业建筑(厂房)钢结构用量约230万吨,民用建筑(房屋)的钢结构用量约150万吨,两者之比为6:4;钢结构所用的钢材比例,中厚板(包括特厚板)约占50%以上,热轧H型钢占15%左右;彩涂板(包括镀锌板)约占12%,钢管占3.5%左右;其他型钢及冷弯型钢约占19%。2005年,钢结构行业消耗钢材总量1580万吨,占当年我国钢材产量的4.8%,占钢筋砼用结构用钢量的9.94%。而到201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将消耗钢材2600万吨,占钢材总量的5.5%。
今后几年,几个领域的钢结构用量将会增加:一是火力电厂建设加快,主厂房和锅炉钢架用钢量增加,其中包括核电厂厂房用钢、风力发电用钢等;二是交通工程中的桥梁建设增加,铁路桥梁均采用钢结构。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采用钢结构已成为发展趋势,跨海、跨江大桥采用钢结构,高速公路中的护栏架、收费站、交通标志牌等,所用的钢结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三是市政建设中采用钢结构量也将继续增加。如地铁和轻轨工程、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环保工程、城市公共设施等,都将采用钢结构。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各大省会城市,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钢材消费量会明显增加。仅北京用于高架桥的钢材消费量就达到2万吨以上;四是钢结构住宅将会增加。国家提倡建设节能省地住宅,有关钢结构住宅的设计规范及配套技术、材料基本具备。36项试点工程正在开展。目前我国仅有几百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发达国家却达到40%~50%,如我国每年竣工6亿平方米的城镇住宅建设有5%采用钢结构,按多层、高层建筑平均50公斤/平方米的钢材消耗量计算,用钢量将达到150万吨/年,上述数字尚不包括农村建筑年竣工6亿平方米所用的钢结构。
业内专家对大型钢结构工程用钢特点进行了分析,钢结构建筑物不断向大跨度、超高层、高速、受重荷载发展,又要承受强烈地震和各种恶劣环境(火、风、重腐蚀等)考验。因此,对钢材性能提出新要求。目前在大型钢结构建筑中采用的钢材主要有中厚板、超厚板、热轧H型钢、焊接H型钢(高频焊接、焊接)、方、矩管、圆管(无缝、焊接)、镀锌板、彩涂板、钢铰线、建筑铸造钢等。
重大建筑钢结构选用钢材的发展趋势:钢板厚度不断增加、板材强度不断提高、焊接性能要求更加完善。为此,业内专家建议为建筑钢材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钢材,增加品种规格;增加50毫米以上的特厚板产量,强度级别为Q345级,提供Q420和Q460级别的高强度钢材;提供高强度桥梁钢板,强度达到Q370q、Q420q级别;扩大冷弯型钢和热轧H型钢的品种和规格,包括大截面冷弯管材、大截面H型钢和轻型H型钢;提供大型方矩管(500×500毫米,厚度30毫米以上);提供建筑装饰用不锈钢板,并有表面处理成不同花纹和图案的外墙板;研发耐候钢、耐火钢、优质可焊铸钢和药芯焊条等;开展不需预热焊接或预热温度较低的厚钢板;开展变厚度钢板的研究,研发可用于吊车梁下翼缘和桥梁大梁底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