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函:打入欧美建筑市场的利器
【 信息发布时间:2006-08-1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中标2.5亿美元的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钢结构总承包合同,让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公司成为近日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也许不知道,如此大定单的背后还有一个“一张信用保函”的故事,正是这张由美国国际集团(AIG)出具的信用保函,为上海振华夺取该项目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了解,与国内银行出具信用保函所不同的是,在美国承接大型工程项目时,业主方会要求承包商提交由较高财务评级的保险公司出具的信用保函,担保一旦承包商不能履约完成项目,保险公司将赔付相关损失。由于此类做法的风险较高,美国当时愿意向中国企业提供此类保险的保险公司并不多。
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振华找到了美国美亚保险公司(AIU)上海分公司,要求给予必要的协助,在美亚上海公司的协调和努力下,其母公司AIG属下的海外机构答应为振华港机提供关键性的信用保函服务。这是振华夺标取胜的关键一步,美亚保险上海分公司相关人士坦言,“由于该项目的金额较大,技术难度高,AIG在收集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的内部讨论,并在安排了足够的再保险保护后才接下了这单生意。毕竟过去中国企业在承包同类型的工程的经验并不多。”
对于习惯了由“银行”而不是保险公司出面担保的国内建筑工程公司来说,信用保函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据了解,在美国,信用保函被广泛地应用于代替银行担保,作为一个三方协议,信用保函包括承包商(委托人),工程业主(权利人)和担保人。信用保函的作用是当承包商无法依合同履行责任时,担保人承诺向业主方赔偿相应损失并保证承包商按合同完成工作。对于一些数额巨大的工程项目,业主方面对保函出具方的财务评级具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具有标准普尔A++及以上评级。
对于像振华一样有意闯入欧美建筑市场的中国公司来说,必须要了解信用保函与银行担保的不同。业内人士称,当选择银行担保的承包商无法依合同履行责任时,银行可能会限制银行的信贷额度;而提供信用保函的保险公司则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包括向承包商提供技术、经济、管理等支持,使其可以正常履约,甚至在承包商出现危机时,直接向分包商提供技术、资金、管理等支持,以免承包商失败导致工程失败。由此可见,保险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纸信用保函,他们更是建筑企业进军欧美建筑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
“面对巨大的海外市场,不熟悉其市场规则的中国承包商很有可能被各种规则,其中也包括缺少信用保函等‘硬件’拦在门下。这就需要中国的承包商能未雨绸缪,做足准备。”美亚上海分公司金融险部经理曾万里介绍说,为预防担保损失,保险公司需要掌握大量客户资料,还要掌握各种调查公司提供的排名、信用等级、分析报告等资料,并且要对承包商进行详尽调查,全面评估其综合素质、信用状况以及盈利能力、债务承受能力、举债经营能力等指标,从而做出正确的承保决策。业内人士建议:目前国际上“担保”趋势正向“美式担保”靠拢,我国应采用跨越式发展战略,越过传统“欧式担保”的银行保函制度,直接建立以保险公司为主角的工程担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