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3-12-1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一、实物工程量计价法是适应现行经济体制的。
解决五十年来我国沿袭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即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量价合一,固定取费,发文执行”政府指挥性计价模式,其特征是按预算定额规定的分项工作量,套用定额单价确定直接费,然后按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税金、加上材料差价,经汇总即成为工程预算价。这种“定额加费,加文件规定”的计价方法。政府是制定工程造价的主体。它规定了不同级别的施工企业计取造价时必须执行同一种的定额计价,而业主只能按照政府的取费进行计算,不能自主定价。定额计价实质上是建立在政府定价为主导的计划经济管理基础上的价格管理模式,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对工程价格的直接管理和调控。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违背了我国当前工程造价实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原则,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极不适应。其二导致发包商和承包商没有市场经济风险意识,不利于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量价分离的市场竞争形式价格等政策方案,但由于没有对定额管理方式及计价模式进行根本改变,均难以实现。而且,在基本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以94定额计价的形式出现,不能真正体现企业根本市场行情和自身条件自主报价。
而实物工程量计价法完全跳出了传统的定额管理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计价模式。在这种规则下,施工企业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施工现场情况及招标文件规定来编制造价,计价依据不再依赖由政府分布的定额和单价,凡涉及到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价格都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定价,真正体现了市场竞争形式价格,企业自主报价的崭新局面。
二、实物工程量计价法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原则,有利于我们企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人权完善、人权成熟之期,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经济进一步融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更多的国际资本将进入我国的建筑市场,而我国的优强建筑企业也利用此机会走向世界。显然,未来建筑市场的竞争必然会愈来愈激烈,在这种形式下,如何才能使企业立足脚跟、不断发展,这就看我们如何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投入到激烈竞争大潮大浪中去,在风雨中积累经验。
定额计价法是我们使用了几十年的一种计价模式,其特征是价格=定额直接费+综合费率+单价,并作为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不论是工程招标编制标底还是投标报价均以此为依据。由于同一种标准同一种依据,不管几家单位,几种算法,其结果是一样的,上下差异不会太多,导致了透露标底相互串标。中标后,又产生各种阴阳合同等不良行为。这有害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随着定额时效性愈来愈差,该计价模式愈来愈不适应当前形式的需要。
而实物量计价法模式采用的是综合单价形式,由企业自行根据行情编制,这种模式一是满足了竞争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的成本客观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施工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展示自己的优势。在工程投标中,要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实力报价,报高了中不了标,报低了又要赔本,而实物工程量报价给企业有了一个灵活的报价空间,充分体现自己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本优势等综合实力,还能使企业在生产中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要素消耗,合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进行技术进步,最终使工程项目资源利用达到最优。二是为企业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条件,采用定额计价,在投标报价时,由于企业均按同一定额单价套用,所以只能对比总价,难以对单项工程进行对比,体现不出价格竞争。从而阻碍了合理最低投标报价的推行,而实物工程量报价按相同的工程量和统一的计量规则,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综合单价,价格高低完全是企业自己确定。充分体现自己的实力,这种计价法既保障了价格的合理竞争,又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三、实物工程量计价法给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并且能够净化市场,抵制腐败。
长期以来,执行定额计价,对企业来说没有发言权,这种计价法违背市场竞争规则,根本发挥不了企业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根据自身实力投标竞争的自由,同时也使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危机感,不利于企业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力上下功夫,而是坐在政府的保护船上要政策,找主管部门要调整文件,谈不上体现竞争力,养成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恶习,造成了一大批领导干部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活动,导致了一幢幢大楼竖起来,一批批干部倒下去的怪现象。
实物工程量计价法,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利用自身特点,使企业在投标中依靠实力竞争。比如,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可以降低管理费用,对未来市场价格分析准确,就可以减少承包风险,增强竞争力。这样就能促进优质企业更加发展壮大,使无资金、无技术、无管理的“三无企业”或包工头退出市场,实行优胜劣汰,为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空间,这样既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又净化了建筑市场秩序,一举两得。
四、实物工程量计价法符合国际通行计价规则,满足了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造价模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既将纳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系统,形势需要我们必须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目前,我们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如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不同等等。但以上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调整。这就需要我们尽早制定、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计价通用模式,使工程计算规则统一化、工程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确定市场化。所以,实行实物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一种既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竞争规则,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计价模式,是我国建设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全面推行实物量计价法。
实物工程量计价法是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它符合我国建设市场发展需要,又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下大力气尽快全面推行实物量计价法,以适应我国改革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及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需要。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决心要更大,步伐要更快。针对我县目前现状,如何实施实物量计价法,我感觉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转变观念,领导重视,实施实物量计价法是建设系统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它优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法,更能满足建设工程承发包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改革的新举措,从我县的主要领导到全体建设系统的广大工作者,都应该转变观念,提高推行实物工程计价法的自觉性、必要性和责任感。
二是政策保障。推行实物工程量计价法必然与当前计价依据及有关规定相冲突,因此为推行这项工作的顺利,必须要有法规制度的保障,需要大力宣传,还要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修订我县的地方性法规。来保障实物工程量计价法的推行。
三是配套改革。以价格改革为龙头,与其他改革配套实施,才能顺利成功,重要的是要与我县实行招投标办法的实施相配套,尤其是关于评标办法采用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办法等等。
五是抓好培训。实施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改革,在我县推行实物工程量计价法是摆在我县工程专业人员面前的新任务、新形势、新问题。这就需要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超前组织培训,为全面推行实物工程量计价法做好前期组织准备。
六是收集、整理建筑工程信息。尤其是建筑材料、机械、人工的市场信息,建立工程信息服务网络,为工程造价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引导市场的计价和定价,为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