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3-12-1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建筑专业的概预算人员,在不同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与市场经济时期或过度时期)、不同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开发单位、国家企事业单位)根据设计资料的不同深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单位领导的不同要求(估算、概算、预算、施工预算、费用核定)从事着各种各样的预先计算工作。我们可以把这种工作统称为建筑预算工作,即对建筑费用的预先计算。
各种建筑预算工作是有共同特点的。首先,建筑预算工作是依据一定的条件(包括图纸、定额、政策、市场情况),计算出因工程而预计发生的费用(收入或支出)。其次,这种工作不同于会计的记帐算帐工作,预算是对费用的预测,会计是对费用的反映。
本文不想全面研究各个时期、各种单位、不同深度、不同作用的预算,也不想研究每一种预算的不同名词及其历史渊源。本文只是对开发企业(包括投资公司)的项目投资框算、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工程预算及施工单位内部的施工预算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编制体会。
开发企业(包括投资公司)为确定投资额度而编制的预算称为投资预算。
投资预算可称为投资估算、投资框算、投资概算等。对于建筑专业的预算人员来讲,我们主要工作是确定建设期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对于投资回收、运营成本、财务赢利分析等问题不是我们的专业,这些问题常常需要运营人员方面的预测人员来解决,我们要给以一定的配合。按以上概念,投资预算应包括土地出让(转让)费用、拆迁补偿费用、地上物拆除费用、七通一平费用、建筑安装费用、四源费用及电话信息费用、市政费用,设计、勘察、质量、监理、合同预算审查、标底编制、招投标、开发期开发企业(投资公司)管理费用、贷款利息,国家税收费用。
投资预算的编制依据主要有:国家的土地、市政等方面的收费文件、项目用地的现状及有关的搬迁政策、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设计勘察、招标投标、质量监理、竣工图、合同、预算、标底的收费标准或市场价格,国家的税收政策,本单位的管理费用及开发资金构成情况。
建设单位(包括开发企业、投资公司)或施工单位为确定建筑产品价格而编制的预算称为工程预算。
根据以上定义,设计预算、施工图预算,以及部分地区实行的概算均可称为工程预算。
由于工程预算要用于甲乙双方的工程结算,从客观上要求社会上要有一个大家认同的费用计算标准,以便保护开发企业和施工企业双方的利益,保证投标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在国际工程施工中有了FIDIC条款,在国内工程施工中有了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定额标准总还是要有的。不过在计划经济下,定额是一种法规,企业没有选择的余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定额是一种约定,目的是正确引导甲乙双方的行为、为甲乙双方提供签订合同以及工程结算的便利条件,为招标投标市场竞争提供共同语言,也为司法部门、仲裁部门解决甲乙双方争议提供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确定不再仅仅是计算工程量、查套定额法规问题了。工程量、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市场材料(劳务、机械)价格、建筑市场竞争情况以及政府的必要的政策调控等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因素。
施工企业为控制工程成本而编制的预算称为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实际上就是工程施工成本预测。施工预算的编制不能根据某一地区的统一施工预算定额。各企业(或独立核算单位)应该有自己的施工预算定额。施工预算定额从根本上说应该来自工程的实际消耗。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消耗,得出了完成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料机的数量或金额,有了从实际到理论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快速准确的预算出工程的实际成本了。在编制施工预算前,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预算子目的工料机消耗实际地测定出来。别人的经验还是对我们有用的,统一的预算定额也好,各企业的内部定额也好,都有它的科学的一面。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结合本企业特定,不断修订、不断完善我们自己的企业内部定额,使我们的施工预算更加逼近工程实际成本,为企业资金计划、成本控制、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
开发预算是开发企业、投资公司、建设单位对投资项目的成本预测。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对工程施工成本的预测。工程预算是前者与后者进行的建筑产品定价,它根据定价的不同阶段、不同方式,可表现概算、预算、标底、报价、工程结算造价、工程造价审核、工程造价裁定等不同形式。但不管是何种形式,它都在起着一种确定工程造价的作用,是预算行为的延续。对于少数实行按工程成本加酬金方式结算的工程,它的结算不再是预算行为的延续,它的结算已经变成了一种财务报告及报告审核行为了。